制鞋大厂宝成集团的越南厂在 3 月 26 日发生大规模罢工,再度成为媒体焦点。越南的罢工时有所闻,但多数媒体都以台商经营困难为主要报导观点,却未深究为何越南罢工如此频繁。马来西亚劳工阵线协会举办了越南劳资关系剖析讲座,请来了多年研究越南的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系教授王宏仁,分析越南罢工不断背后的原因。
中越环境大不同
现代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不断移动到不同的国家寻找更低的劳动成本,台商也是如此。早年台商往大陆发展,当大陆劳力成本提高之后又转向东南亚地区,其中越南更是台商落脚最多的地方之一。但由于中越两国的背景不同,会发现两边的劳资关系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可以从罢工看的出来。
大陆很少发生罢工,因为罢工对劳工而言非常危险,可能会遭公安暴力相向,有的人还会被关进监狱。罢工时大陆警方往往与资方站在同一阵线,资方甚至能打电话请公安镇压罢工,往往会爆发激烈的冲突。
越南的罢工相当频繁,但过程相当平和,警察只是到现场维持秩序,不会干涉罢工。资方也习惯于要面对罢工,通常会坐下来与劳工协商,谈好条件之后劳工就回去上班。
同样是在追求利润极大化的国际分工生产体制之下,中国和越南的劳资关系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政治体制的不同。相较于已经迈向个人集权高峰的中国,同样是共产党统治的越南却是货真价实的集体领导。
王宏仁指出越南国会某种程度上和美国非常相似,都是利益团体的竞争,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去协商出可行的方案。这也让越南台商无法像在中国一样,倚靠国家暴力来解决劳资问题,而被迫需要和劳方协调。
罢工是因为越南人浪漫?才不是这样
越南罢工频繁的原因,并非台商所说的「越南人天生浪漫」或是「只是一点小事不满意就不工作」。王宏仁表示越南罢工的主因,是因为低工资、长工时和威权的管理。虽然越南的国民所得快速成长,但物价上涨也让劳工吃不消,资方又尽可能地压低工资,劳工吃不饱自然会反弹。
越南一星期要上班6天,旺季赶着出货时加班时间又容易过长,则是另一个罢工的重要原因。台商的管理方式通常是从中国直接原封不动搬到越南,也就是一套动辄痛骂的权威式管理,但越南人不太吃这一套,王宏仁说甚至有越南劳工私下表示这些台籍或中国籍干部是不是没受过教育,这么粗鲁。
越南的罢工非常普遍,每一家台资公司都曾经遇过罢工。罢工时相当有组织,早年台商还误以为是政府在后面支持。罢工通常会有一个既定的流程,宣告罢工之后由资方代表出面与劳方协商,了解劳工的需求,并通知政府派人来调停。
双方在官方代表的见证之下协调出彼此可接受的方案,劳方就会结束罢工。台商在越南的时间长了之后,也开始习惯这样的罢工流程,甚至成为一种半制度化的劳资协商方式。
王宏仁指出宝成同奈省的工厂会罢工不断,就是因为管理层不理会工会的意见以及劳工的不满,劳工才会以罢工为手段争取权益。相对的,宝成另一间工厂因为管理层重视劳方意见,并视工会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因此罕有罢工发生,甚至成为越南政府认定的劳资关系模范工厂。
这说明了管理阶层的态度,会大幅影响罢工发生的机率。有些台商经过越南罢工的洗礼,也渐渐越来越能和工会沟通(反观马来西亚)。
说要保护劳工?先学学越南的政府和工会
越南的工会能够如此有力有其历史因素,南北越合并以前南越实行资本主义,当时就已经有许多工厂,也不时发生罢工,工人有着丰富的罢工经验。越战结束南越仅实行了11年的共产制度,1986年就改革开放,许多有经验的工人自然还没忘掉怎么罢工。
北越方面则长年深陷越战和中越战争等战乱,共产党非常需要群众的支持,而工会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越南总工会的主席还必然兼任越南共产党的中常委,可见工会在政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因此越南政府相当保护劳工权益,劳资争议时也常常站在劳工的一方(反观马来西亚)。越南目前一年加班上限最高为200小时,马来西亚以现行规定每月加班上限46小时计算,一年加班上限高达552小时,被越南狠甩300条街。越南最低工资的调整也会经过越南总工会、越南商工总会和政府单位,劳资政三方协商。
越南罢工新闻频频登上国际版面的背后,不是只代表台商经营所要面对的挑战,也反映越南当地的政治背景和劳资关系,更是越南劳工争取劳动权益的展现。